五笔
五笔分布
五笔根据最基本的 一丨丿丶乙 (横竖撇捺折) 分成五个区,G到A为横,H到M为竖,T到Q为撇,Y到P为捺,N到X为折。可以根据字根第一笔来定位到字根属于哪个区,再由字根第二笔定位字根在哪个键。 上述方式能够定位大多数字根,但是有些特殊的字根需要记忆,如'口'因为发音为’K'所以在’K’,而'木丁西’ 在 ‘S’。
拆字原则
五笔拆分的原则为:顺序拆分,取大优先,兼顾直观,能散不连,能连不交
顺序拆分
应该按照正确的书写顺序来拆字。 例如:新,应该拆分为“立、木、斤”而非“立、斤、木”
取大优先
字根要尽可能大,笔画尽可能多。 例如:世,应该拆为“廿、乙”而非“艹、一、乙”
兼顾直观
为照顾汉字的完整性,暂且牺牲下“书写顺序”和“取大优先”原则。 例:国:按书写顺序拆分“冂、王、丶、一”,这样就破坏了这个字的直观性,所以我们把它拆成“囗、王、丶”
能散不连
笔画和字根之间,字根和字根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散、连、交”三种。但有时一个汉字拆成的几个部分都是“复笔”(字根都不是单笔画),它们之间的关系常常在“散”和“连”之间,模棱两可,如:占、卜、严、像这样既能“散”,又能“连”时,五笔规定,只要不是单笔画一律按“能散不连”判别。
能连不交
当一个字既可拆成相连的几个部分,又可拆分成相交的几部分时,我们认为“相连“正确。如生:应为“丿、青头”,开:“一、廾”, 拆分时还要注意:一个笔画不能割断在两个字根之间。 如:果:应为“日、木”
识别码
- 对于所有包围型汉子中的末笔,规定取被包围那部分的末笔。如:“国”应该取被包围的“玉”的末笔“丶”;“远”应该取“元”的末笔“乙”
- 对于字根“刀、九、力、七”,虽然只有两笔,但一般人的笔顺却常有不同,为了保持一致和照顾直观,规定凡是这四种字根当作“末”而又需要识别时,一律用它们向右下角伸得最长最远的笔划“折”来识别,如∶仇(34 53 51 WVN) 化(34 55 51 WXN)
而拆完字根还不能打出来,就需要加识别码:
- 末笔为“一”时,左右型汉字加识别码G;上下型汉字加识别码F;杂合型汉字加识别码D
- 末笔为“|”时,左右型汉字加识别码H,上下型汉字加识别码J,杂合型汉字加识别码K
- 末笔为“丿”,左右型汉字加识别码T,上下型汉字加识别码R,杂合型汉字加识别码E
- 末笔为“丶”,左右型汉字加识别码Y,上下型汉字加识别码U,杂合型汉字加识别码i
- 末笔为“乙”,左右型汉字加识别码N,上下型汉字加识别码B,杂合型汉字加识别码V
navigate_before zookeeper 集群搭建 navigate_next 包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