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_叔本华
读书笔记 

1. 基本的划分

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

  1. 人的自身
  2. 人所拥有的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所有意义上的占有物
  3. 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亦即人们对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可以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

使我们幸福的主要是我们自身之内的原因,而不是自身之外的原因。因为人的内心快乐或痛苦首先就是人的感觉、意愿和思想的结果。而人自身之外的所有事物,对于人的幸福都只是间接地发挥影响。

每一个人到底生活在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世界的理解,这是因头脑差异而各不相同的:是贫瘠的、浅薄的和肤浅的,亦或是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和充满意义的。正是由于理解事物的禀赋,他们经历过的事情,在其描绘中是那样耐人寻味。这是因为在一个思想丰富的人看来是意味深长的事情,由一个头脑肤浅、平庸的人理解的话,那不过是平凡世界里乏味的一幕。

是想象力把相当平凡无奇的事情变得伟大和优美。

一个人精神能力的界限尤其决定性地限定了他领略高级快乐的能力

健康压倒了一切外在的好处

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完全孤身一人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一个呆滞、麻木的人,接连不断地变换着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

2. 人的自身

除了严重灾祸外,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不论好坏,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人们对这些事情的感受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对事情的感受能力的本质特性和强弱程度才更为重要

对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和关键作用的,是主体的好处,诸如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快乐的性情、愉悦的感官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3. 人所拥有的的财产

人的需要分为三类

  1. 人的天然的和迫切的需要:食品和食物;容易满足
  2. 天然的但不迫切的:满足性欲要求
  3. 既不是天然的又不是迫切的:奢侈、排场、普涨和辉煌的追求;这些需要没有止境,满足也非常困难

一个人是否满足取决于所期望得到的财产与他已经拥有的财产之间的关系。

财富犹如海水,喝的越多越口渴。

我们感到不满足的根源就在于我们不断试图推高我们的期望。

金钱有绝对的好处,因为它并不只满足某一个具体需要,而是满足抽象中的总体需要。

应该把现有的财富视为抵御众多可能发生的不幸和灾祸的城墙,而不是一纸任由我们寻欢作乐的许可证,也不是不花天酒地就对不起自己的义务

乞丐一旦跨上了坐骑,就非得把马跑死为止

如果一个人凭借自己的才能从一文不名到赚到可观的金钱,那他可能会误认为自己的才能是永恒不变的本金,以此赚取的金钱只是本金的利息。

出生富有家庭的人把财富视为必不可少,构成唯一可能生活的元素,警觉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出生世代贫困之家的人却把贫穷当做理所当然,意外获得的财富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多余的东西,把财富用来享受或挥霍才是理所当然。

祖传家产落到一个具备高级精神禀赋的人手里,或细致地研读某一门学问以尽可能地推动其发展,或从事慈善活动为人类做出贡献;但是若继承了遗产而不做这样的事,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就会把他诱向奢侈,从而挥霍掉他不配享受的优越条件。

一无所有的人才会相信自己无足轻重和毫无价值,知道自己的优点是完全没有价值的,才知道摇尾乞怜。

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卑鄙和下流,因为这个世上只有卑鄙和下流才是威力无比的

4. 人所展现的表象

他人的看法就其本身而言,对我们的幸福并非至关重要。

对于人自身的幸福而言,首要对于与幸福至关重要的平和心境和独立自主而言,这种荣誉感所产生的更多的是扰乱和不良的作用。

尽量减低我们对待别人意见的敏感程度,无论这些意见是奉承还是伤害,否则只能成为别人看法和意见的奴隶。

正确评估自己本身的价值和看待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我们的幸福大有裨益

既然我们的幸福主要依赖于我们平和与满足的心情,要增进我们的幸福,在没有比限制和减弱人的这种本能欲望(荣誉、虚荣)更好的方法了。

虚荣和骄傲之间的差别在于,骄傲就是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而虚荣则渴望让别人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

名誉在客观上是他人对我们的价值的看法,在主观上择时我们对于他人看法的顾忌

我们喜爱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只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所有的荣誉毕竟都是基于实用利益考虑的

别人的辱骂所留下的疼痛,甚至谦逊和正直的人也难以承受

一个真正珍视自己的价值的人面对侮辱、诋毁淡然处之,而如果因这方面的不足而做不到淡然处之,那精明和修养将帮助他做出淡然处之的样子和掩藏起怒气

5.建议和格言

所有快乐,其本质时候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

假如我们整个身体健康无恙,只有一处地方受伤或作痛,那我们身体的整体健康并不会进入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注意力始终只集中在那疼痛的地方,总体舒适的感觉就会因为这一小处伤痛而烟消云散。 同样,尽管各种事情都按照我们的想法进行,但只要有一件事情违反我们的意愿,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件并不如意的事情就会进入我们的头脑;我们就总想着这件事情,而不会想其他更重要的、已经如愿发生的事情。

这条规则教导我们不要把目光盯在追求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上面,而是尽可能地注意躲避生活中数不胜数的祸害。(规避风险)

人所能得到最好的运数就是生活了一辈子,没有承受过什么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经享受过强烈无比的欢娱。

我们经常埋头苦干争取某些东西,终于得到以后,却已经不再是我们想要的了

我们行事自始至终都有其必然性,在每一刻都作者我们在那一刻认为合理和适当的事情。只有事后的结果才让我们看清那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事情整体的回顾才使我们明白事情的如何与为什么

我们的视线、活动和接触的范围圈子越狭窄,我们就越幸福;范围圈子越大,我们感受的烦扰、折磨或者忧心就越多

在我们的苦、乐方面,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的意识所充满的盒所关注的是什么

要过一种深思熟虑的生活,并且从生活经验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教训,我们及必须勤于反省,经常回顾和整理做过的事情与曾经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此外,还要把我们以前对事情的判断和现在的看法,以前定下的计划及追求和最终得到的结果及满足互相比较,这是人生经验提供的单独反复温习。

真正的内心喜悦和完美的心平气和,时候尘世间仅次于健康的至高无上的恩物,也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时才可觅到;而要长期保持这一心境,只有深居简出。

促使人们热衷与人交往的原因,就是人们无法忍受孤独和无法在孤独中忍受自己

交往人群所欠缺的质量只能在某种程度上通过人群的数量弥补。

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热衷程度大致上与它的精神思想价值成反比

人们要习惯于把部分的孤独带进社会人群中去,亦即要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独。这样,他就要学会不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想法马上告诉别人;同时,对别人所说的话不要太过较真。他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智力上。因此,对别人的看法,他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嫉妒对人来说是自然的,但嫉妒既是一种罪恶又是一种不幸。人们的嫉妒表明了他们感到不快乐,他们时刻关注别人的事情表明他们难以打发自己的时间。

不要让想象力介入思考,因为想象力无法对事情做出判断,只会带来清晰的影像,毫无益处地扰乱我们的情绪,并经常是徒增痛苦。

早上适合人们从事任何工作和创造,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体力上的

控制好想象,还包括不要让其把自己曾经遭受过的不公、侮辱、轻视、损失等重新弄出栩栩如生的图像,因为这会重新刺激起我们已经沉睡了的愤怒、怨恨及其他憎恶情绪,也就败坏了我们的心情

对于任何不愉快的事情,我们更应该保持一种尽量平实、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我们才能比较容易接受它们。

有时候我们要想象一下在失去我们所拥有的某样东西时,我们将会怎样看待那失去之物。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失去以后,我们才知道其价值。以这种方式看待事物:

  1. 我们会马上为我们所拥有的感到直接的、比以往都更大的喜悦
  2. 我们会采用各种方式防范失去我们所拥有的

6. 人生的各个阶段

从年轻的角度看,人生就是漫长无尽的将来;从老年的角度看,那不过是一段及其短暂的过去

回忆漏掉了所有没有多大意义和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剩下来的因此很少

local_offer #读书笔记 
navigate_before navigate_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