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四日游
旅行 

最近趁着女朋友暑假,去青海湖周边自驾旅游一次。不过开车经常会迎着或者侧对着太阳,必须做好防晒的准备

都说去青海,来回必须有一次交通方式是火车。因此,我们9号下午坐火车从北京出发,历经24小时到达西宁市。从天水站开始,沿途风景开始秀丽起来,可以通过欣赏景色来缓解旅途的无趣和疲惫。

Alt text

西宁市 – 7.11

从火车站下车后,我们直奔具有美食街之称的莫家街。很多网友都推荐了马忠食府,像一个食堂,充值拿卡,刷卡取餐,退卡返还余额。吃了大名鼎鼎的酿皮和酸奶,说实话感觉一般,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吃。 随后在屈臣氏买了些面膜和洗面奶,西宁那边真的很晒,预先做好防护措施吧。回来之后,同事都说怎么没有晒黑。 我们是在神州租车上预定的别克昂科拉。在附近随便找了家酒店–西宁元树花园酒店,是在小区里边的一个住宿地。可能是一层的缘故,被褥比较潮湿,环境也一般。安排好住宿的地后,我在周围找了下神州租车的具体位置,先踩好点,明天好提车。

日月山 – 7.12

早上七点起来,收拾好东西,去神州租车顺利提车。这是我第一次开车上路,难免有些紧张。开始都不敢转弯,不敢停车,因此也没在西宁吃早饭。直接开车出了西宁,上了绕城高速。一直开车到湟源县城,顺便补了下早饭。如果不吃饭,店家还不让上他们的厕所。后来开车直接上了日月山,开阔的视野,美丽的风景,都让人煞是陶醉。因为昨天晚上被抢了被子,没有睡好,感觉头疼(后来才知道是高原反应),所以在日月山的停车场小歇,睡了会儿觉~

Alt text

青海湖 – 7.12

日月山小歇后,驱车去青海湖。开车两个小时左右后(速度比较慢),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青海湖。在视野的尽头,碧水和青天连成一色,中间点缀着些许白色。我和湖之间是黄绿交织的。黄色的是盛开的油菜花,绿色的这边的主食青稞。路上时不时超过骑行的坚毅骑者。开车绕青海湖将近一半的路程,有不少上下坡的路段,有些还略陡,对绕湖骑行的人,愈发佩服。 公路与油菜花之间是用简陋的铁丝网成片围起来的,找了家看着还不错的,在黄色的海洋中竖着一个牌子,写着“爱你一万年”。游览完油菜花,照完相片,驱车向里,走到了湖边。透过清澈的湖水,可以看到很多被一波波湖水磨掉棱角的不规则石头。顺着波纹,看到远处倒影的白云,在这里,可以分清湖与天之间的界限。天空碧澈如洗,完全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雾霾。比较不爽的就是收费50,厕所也是收费的。

Alt text

Alt text

Alt text

想体验一下游牧部落的蒙古包,预定了青海湖游牧部落酒店。百度地图导航到“青海湖游牧部落酒店”,开车到环湖西路十三公里左右的地方,本以为到了。因为高原反应,头已经比较疼了,也不想再继续开车,没想到导航地址应该是“青海湖黑马游牧部落酒店”,在环湖西路七十公里的地方。而且这时候亲爱的老婆,也有些高原反应,有些晕车,竟然吐了,我头更疼了。不过停车的地方,是碧水连着蓝天,中间没有一丝杂质,最适合看日出了。

Alt text

可惜已经预定了酒店,舍不得那两百多块钱,而且这附近没有住宿的地,只能开车继续走。非常担心老婆的身体,只想着尽量开快些,这样让老婆少遭些罪。不觉间已经把速度提到将近100,也许是化担忧为力量,也许是挥发出自己未知的潜力,头不是那么疼了。否极泰来,半途中,老婆身体好转,开始能跟我闲聊了。到酒店已经将近晚上8点了,可是太阳还是高高在上,散发着热量。安排好住宿,吃完了烤羊肉,太阳开始慢慢落山了,真的是落山。日落把天空都染红了,整个草原都镀上了一层红色。随着太阳逐渐消散,黑暗慢慢蚕食光亮,气温也翻跟头地往下降,看着别人穿上厚厚的暖和的衣服,我和老婆只能缩到被窝里,积攒明天看日出的热量。还好热心的老板给我们准备了电热毯,否则,晚上真不知道怎么熬过去了。

Alt text

没有搜日出时间,和老婆,早上5点就开车到了湖边,在车上开着暖风等了将近一个小时,还被一个老藏民用藏语啰里啰嗦地收了15块钱。不过为了看日出,这些都值了。看着太阳一点点挣脱束缚,跳出来,果真如老舍文章上写的那样,不同的是远处是慢慢的,由黑转亮的青山。没办法,找的看日出的位置不尽人意。

Alt text

Alt text

卡茶盐湖 – 7.13

从青海湖游牧部落酒店出来,驾车一百五十多公里就到了号称“天空之境”的卡茶盐湖。 湖名,估计是盛产盐而得来,所谓“茶卡”是藏语的“盐池”。开车近乎绕卡茶盐湖一圈才到了入口处。途中,可以看到和白云鬼混在一起的白色的卡茶盐湖。与青海湖的清亮透彻,小家碧玉不同,卡茶盐湖是洁白如雪,端庄肃穆,似乎诉说这它在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从远处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云、人的倒影,大胆阐释了对称美。偶尔一阵波纹荡漾开来,倒影也开始娇羞起来,变得若隐若现。为了防止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玷污盐湖的圣洁,在可以下去的地方,是需要穿上鞋套的。来盐湖的路上,有当地人,顶着烈日,叫卖着鞋套。可惜当时不知道鞋套是何用处,遂没有管它。景区里边,鞋套却是需要15一双,贵了许多。为了近距离接触这座“天空之境”,忍痛买了两双。不过鞋套是防不住调皮的湖水的,在深些的地方,湖水还是跑进了鞋中。于是,将鞋袜脱下,扔在一旁,赤脚穿上鞋套。慢慢地踏进湖里,顿时感觉仿佛踩在了满是石子的不平整路上。从边缘处,躲避着黑色塌陷的无底洞,小心翼翼地向湖中心走去。云在水中的倒影,跟你玩起了你追我赶的游戏,总是不能把他们踩在脚下。老婆看着别人拍的彩色倒影的照片,很是羡慕,却是抓耳挠腮,不得其解。后来拉开了距离,才晓得高中学习的知识已经遗忘了,水的倒影和太阳产生的影子傻傻地分不清楚。

Alt text

Alt text

我们游玩的时间是下午2点到5点。太阳毫不留情地把热量挥洒到大地上,遮阳伞仿佛也受不了这种热情,只有盐湖在那静静地享受着。烤熟的大地,驱赶着几乎快要中暑的我们,只得匆匆告别了秀丽的卡茶盐湖。车子里已经被蒸的热气腾腾,赶紧打开车窗,把冷风调到最低,我们在车外贪婪地享受着片刻的清凉。

祁连山草原 – 7.14

4天的行程很紧,时间催促着我们赶往下一个景点–祁连山草原。从炽烈的阳光下,开车到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终于在晚上十点的时候,在青海湖旁的泉吉乡圣洁宾馆投宿。晚餐是在天峻县的兄弟茶餐厅,条件和饭菜都不错,能在县城碰上一个有品位的餐馆,也是有些惊喜的。在路程上来说应该先去卡茶盐湖的,只是提前预定了酒店的缘故,多跑了两百多公里。 早上起来在一家南方人开的小店里边解决了早餐。跟老板聊了几句,才知道幸好是在老婆暑假的时候来旅游的。青海湖到了十月份左右,赶上冷空气从这边过,那时候整天北风呼啸,也开始缺起氧来,是待不下去的。大部分人会在那时候去其他地方过冬,很多热闹的营业商店,都会关掉,外来人是适应不了高原上的秋冬的,后来晚上住宿的老板也如是说。(回到北京,听同事说,十一的时候,也有好多人去青海湖,不过那时候需要把能穿的都穿上。因为那边山路比较多,估计自驾就很有挑战性了)吃完早饭,太阳就开始暴晒,不给人留一点清凉。顶着烈日行车,沿西莎线二十多公里处,有一片油菜花海。可以放心的停车,照相留念,没有人看管,也就无从收费。青海湖的油菜花却是也比不上这的,有一个小亭子,用木头搭建的,却是不遮光的。在此,可以俯瞰整个花海,在风中摇曳,一望无际。

Alt text

继续行车,从一个特别小而难走的路,下了西莎线,进入了哈热段。与路途中的标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凹凸不平,如羊肠小道的公路,时不时地还会有大坑给你惊喜。后来才知道,这样的路已经算是不错了。从哈热段上了省道204,到了盘大公路,才知道什么是山路,什么是山路十八弯,水路九连环。有很长一段公路是石子铺成的,更有甚者,就是比较宽敞的土路。慢速摇摇晃晃地通过,尤其是一段上山和下山的路,很多死弯。对于新手的我来说,都已经快绝望了,但也咬牙开出来了,给自己赞一个。

Alt text

Alt text

在途中会遇到挡路的绵羊,如果是正对着它们还好,如果要是从后面超车,那是要难死了,鸣笛是不管用的,只能耐心等它们的主人驱赶或者它们从公路上转移了。

Alt text

从盘大公路转到西张线的时候,有一片空地可以休息。在这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悠悠白云下白蒙蒙的雪山。由于严重低估了开车经过山路的时间,到达百度地图导航的祁连山草原,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也许是前几天没有休息好,也许是有些高原反应,开车却是不行了。只得到峨堡镇的牧家住宿住下,随后在附近转悠下来。晚上终于是尝了手抓羊肉,或许是我舌头没那么敏感,对吃食兴趣不大,却是感觉味道一般。在旅店老板的推荐下,去了藏民家参观。路途上还有藏民收拾好的牦牛粪便,估计是用来烧的。他们住宿的地方很奇特,是自己搭建的帐篷,外边放着太阳能电池板。在门口周围是两堆东西,估计是晚上用来当门用的。帐篷的中间一个长条形的炉子,添加燃料的在一边,烧火的在另一边。他们是用羊粪当燃料的,炉子上边放着一大一小两个壶,是用来煮奶茶的。帐篷的顶部是留出长条形的一块。即可以看到蔚然的天空,也让炉子冒出的烟能顺利跑出去。牧民也比较健谈,聊了些风土人情,还给了我们些虫草(我们是后来才知道这个是冬虫夏草的),说是可以减轻高原反应。因为牧民忙着去收牦牛,所以没有能够穿上藏袍。他们用牦牛颈上的绳套绑到下面固定好的绳子上,防止晚上牦牛乱跑。

Alt text

第二天,早上起来,老婆就兴冲冲的拉着我,要去穿藏袍。我们到的时候,藏民正忙着用一人环抱的大铁盆熬煮酸奶,看到旁边已经熬好了一盆了。不知道他们是要卖出去,还是怎么。藏民帮老婆打理好藏袍,戴上帽子和挂饰。迎着朝阳,挥动着裙子,煞是好看。

Alt text

不过我们却是对所谓的祁连山草原失望起来,虽然周围都是草,但真没啥美景。后来才知道,这只是去张掖,七彩丹霞的必经之路,却算不上是美丽的草原。

卓尔山 –7.14

从峨堡镇出发已经快十点了,主要是走的省道302,比昨天的路好走了许多。临近卓尔山的时候,就已经有零零星星的景点了。我们只在“林海听涛”的地方稍作停留,林是有的,不过涛却是悄悄溜走。在这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的丹霞地貌,红绿相间,远处的雪山也若隐若现。

Alt text

中午的时候,赶到了卓尔山,车不能直接开上去,只能放到免费的停车场。门票加往返车费总共八十,摆渡车B线是上山的,A线是下山的。稍等片刻,就坐车上山了。路途也有许多美景,近处的黄色的油菜花,绿色的青稞点缀其间,接着就是红褐色的健壮岩石,远处的雪山,像是蒙着白色丝巾的朦胧大姑娘。上山的路是由木头堆砌而成,虽然不陡峭,但是也可以看出当时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Alt text

Alt text

因为是顶着烈日爬山,高原上的紫外线也很强烈,秀色可餐的风景才能带来一丝慰藉。顺着木头铺成的路,一步步走到山顶,丝丝凉风拂面,带走了焦躁和困倦。山顶的起伏不大,可以绕山顶一圈,处处都是风景。从山顶上,可以俯视整个祁连县城,干净整洁,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相辅相成,毫无违和感。建筑成功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又成为其点睛之笔。这是座美丽的城市,是大自然的宠儿,在群山环抱中,八宝河静静流淌,让人有在此定居,从此不问世事,陶醉于美景的冲动。

Alt text

Alt text

Alt text

从山顶的另一面,能够望到远处为皑皑白雪所覆盖的牛心山。因为还要回程,只能与卓尔山依依惜别。

Alt text

无论如何都要从省道204走一遭,才能说去祁连山草原旅游过。从祁连县出城不远,就可以听到“林海听涛”的涛了。林间清澈见底的小溪水从石间欢快流过,吸引着过路的游客。捧一把溪水,调皮地从指缝间滑落,凉飕飕的。继续走,就到了海拔4120的大冬树山垭口。终于可以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凛冽的风从山顶吹过,吹走了仅留下的热量,远处黑乎乎的云压了过来,不敢久留,急匆匆踩上油门,跑了。

开车到吉龙沟附近,突然走进一副山水画里。画里面可以看到远处乌云下的青翠山脉,羊啊牛啊围着雪白的帐篷在欢乐地玩耍。一条小河从脚下静淌淌流过。我们像是那只掰棒子的熊,每一个可以泊车的地,都迫不及待地停车。期待前方有更美,更让人陶醉的景色,可又怕这是最后一处美景。走走停停,时间流逝太快,为了赶上投宿的地,只能一步三回头地慢慢开车走了。 阳光从乌云缝隙里悄悄洒落,终是没有挣脱束缚,瓢盆大雨乍然惊现。大雨过后,彩虹偷偷在如洗的碧空中出现,沧桑劲壮的公路,构成一幅美丽画卷。就像卓尔山上的阿姨所说:如果我是一个画家,我就把眼前的景色画进画里;如果我是一个诗人,我就用最美丽的诗句,歌颂眼前的美景…。碧澈的天空,让人忍不住,仰天长啸。

Alt text

Alt text

旅行的时间总是过的那么快,转眼间,就到了离别的时候了。从八一路客运站坐大巴到曹家堡机场,还好飞机没有取消。看着西宁市慢慢变小,依依不舍。

local_offer #旅行 
navigate_before navigate_next